金屬及非金屬地下管線探測儀優勢:
1、定位管線準確,對于并行管線較多的城市管網探查比較實用;
2、可單手操作重量僅1.8公斤的接收機鍵盤,整體相比之前減輕了200克。長時間工作不會感到疲勞;發射機的電池用量僅為四節一號電池,既做到節能環保,又大幅減輕了機身重量。
3、使用三種探測效率很高的頻率,即27kHz、83kHz和8kHz來定位和尋找金屬管線;發射機可同時發射27kHz和83kHz兩種頻率,達到對管線測位效果,這一功能對于探測由不同管徑組合而成的管路時比較重要;
4、采用直讀、智能平移等多種測深方式,在保證數據的同時操作異常方便。
管線感知度增強功能:
水平定位時以體感振動、LED燈閃爍、數據和仿真圖形表示當前測量值,結果一目了然。
大埋深金屬管線探測是指利用各種地球物理勘探技術,對埋藏在地下較深處的金屬管線進行探測和定位的技術。
大埋深金屬管線探測的主要方法包括:
低頻管線探測儀:
探測頻率在幾赫茲到一千赫茲之間。
電磁信號在傳播過程中衰減較慢,故探測深度較大,探測距離較遠。
常用的方法有單端連接和雙端連接。
探測深度可達到20米,尤其對長輸油氣管線效果較好。
導向儀探測:
通過深入管線的探頭發射信號,對探頭所發射的信號進行地面接收。
探測深度在15米左右。
當探頭上方有能自主發射電磁信號物體時,會對埋深的探測產生影響,但平面影響不大。
陀螺儀探測:
基于慣性導航技術研發而成。
由電腦快速運算獲取地下管線的三維坐標。
主要用于大埋深非金屬管道的探測。
探測不受管線材質及地面條件的影響,探測精度較高。
無探測深度限制,定位方式與數據采集不受外界場源干擾,不需人員在道路上追蹤定位,但運行管道無法探測。
地質雷達探測:
利用電磁波在地下介質電磁性差異界面產生反射來確定地下目標體。
利用發射天線向地下發射高頻、寬頻短脈沖電磁波,通過接收天線接收反射波。
反射波的路徑、電磁場強度與波形隨所通過介質的電磁性質及幾何形態而變化。
推測地下管線的空間位置和埋深。
磁力儀探測:
利用地表實際觀測到的正常場和異常場進行數據處理。
通過研究異常場的特性來計算地下管線的平面位置及埋深。
適用于大埋深、大口徑金屬管道。
激電電阻率法探測:
利用地下介質的電性差異,通過測量地下介質的電阻率來確定地下管線的位置和埋深。
基于電磁法無損探測的大埋深金屬管道定位方法及系統:
獲取管道漏損時的磁場數據和管道位置的磁場數據,構建檢測模型和計算模型。
能夠滿足小于100米大埋深管道的測量,具有較強的電磁抗干擾能力。
適用多條管道近距離同溝敷設,不容易受附近管道干擾。
適用于水域、上方有建筑物等復雜環境中管道的測量。
還能夠滿足對地下光纜、電纜的測量,提高了適用范圍。